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0622課程摘錄(三)顏曉暉老師「日漫皮台漫骨─從東南亞觀點看華人漫畫」

時間:6月22日 pm3:20~5:00               
主題:漫畫與異業的結合
講者:顏曉暉「日漫皮台漫骨─從東南亞觀點看華人漫畫」

顏曉暉老師上課實況摘錄:


來自馬來西亞的顏曉暉老師先從自己小時候接觸香港台灣文化的經驗談起。顏曉暉老師從小接觸三毛、王春明、張大春等作品,很多像老師這樣的人從小就會去上中文學校。不過大學時期主要是英文跟馬來西亞文為主,所以中文學習會斷掉。

除了台灣香港小說、流行音樂,最受歡迎的就是日本漫畫。不過當時接觸的是台灣版的日本漫畫。


東南亞文化環境與台灣漫畫

在當時,東南亞接受很多文化,在那個時候是想法是很想保留中國文化,而漫畫是包含在裡面,同時這些漫畫並沒有認為是日本漫畫,而是中華的東西。例如日本作家名字不會出現在上面,通常會看見中文名字。日本的風格並不多,反而是看到很多台灣的東西。所以在維護中華文化的背景下,這些台灣版日本漫畫就和其他文化產物一起被馬來西亞人所接受。

當時濱州華人大會堂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他在東南亞提供一個藝文活動的場所,包括大型華文書展。大型華文書展在華人圈是盛大的事情,一年大概兩次,所有人都會非常期待,書展上會看到很多種類的書和漫畫。老師舉例劉興欽老師的機器人歷險記和大嬸婆。

老師還分享了其他當時會看到的漫畫,不過老師說,在漫畫裡面比較討喜的還是台灣版日本漫畫。例如尼羅河女兒,那些漫畫從紙質、切割高度就能發現其實都算是盜版的。老師說:「那時候很多日本漫畫都是台灣版的,當我和我朋友提到的時候,他說:『這肯定是最早期的同人誌。』」

歷史影響的文化流動

老師接著從歷史文化角度去分析這種文化流動。東南亞的人喜歡看日本漫畫,日本輸出漫畫,而東南亞讀漫畫的人是屬於被動的,這其實是全球化的一環。當時因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為了要維護中華文化的傳承,所以引進很多中文的東西,包括這些早期的漫畫。當時有所謂排日情懷,因為之前受到日本肅清,所以那樣的心情是很深的。

接著老師和同學討論到為什麼台灣版的日本漫畫跟別的漫畫相比為什麼會受歡迎這件事。
有同學說,漫畫從外表看都是亞洲人種;而文化來看都是儒家文化圈,因為內在外在的因素所以會有認同。老師接著提另一個影響因素,當時有三國連環圖、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中國故事的漫畫,而相較之下台灣版日本漫畫題材多樣化,比較有趣,所以認同感也比較強。漫畫作品會不會受歡迎,跟是否跟當代的讀者有共鳴相關。

關於華人漫畫家與華人漫畫,老師說華人漫畫家的教育背景不限制於華文學校,創作語言不限制是中文,而且創作內容也未必反映當地歷史文化。當地人口在兩千八百萬裡面只有28%是華人。

市場風格的差異

接著顏曉暉老師介紹新加坡三種市場的風格,包括主流文化、半主流,以及小眾市場的繪師。

舉例有一本是新加坡華人的故事,其中參雜很多方言,表現出多元的文化。本土為主的主流市場,以成年人為主。不太主流的市場有一定的跟隨者,他的流通在很多獨立書店。而小眾的風格,是融入日本漫畫和自己特色的風格。

這三種風格進到漫畫中,在台灣漫畫市場都有在賣,連非常不主流的東西都有在賣,也有賣原創的同人東西,整間二手書店都是。

老師覺得新加坡的情況比台灣還要多元。「新加坡因為人口的關係,當漫畫越來越流行的時候,讀不懂華文的就是英譯本,或是馬來文本,這些版本都可以在書局找到。而且在新加坡可以找到歐美、日本、歐洲的東西,日本漫畫雖是大塊但是它有很多可以並列的東西,這是和台灣很不一樣的東西。」

後顏老師以三個在新加坡比較主流的活動介紹為新加坡的漫畫觀點做個小結:
1.STCGG(Singapore Toy, Comic, Game Convention)
2.AFA(Anitire Asia Festival)
3.MFS(Manga Fesival Singapore)

接下來老師要分享馬來西亞的漫畫特色和觀點。介紹了很多漫畫家的作品,例如瘋狂校園等漫畫家的作品。

老師說,主流跟非主流的概念其實是是一種有流動性的關係。老師舉了漫畫成語這系列漫畫書的日子,作者一開始畫漫畫的時候是非常非主流的東西,可是之後他的東西就變成了主流。

從馬來西亞歷史上的學習來看,語言從注音上到漢語拼音,從繁體字到簡體字的改變多少也影響了漫畫的內容。
接著老師分享再馬來西亞銷售最好的雜誌《gempak》周刊。Gempak在馬來文是酷的意思,一期可以銷售七萬本,它是一個綜合雜誌,內容有遊戲、電玩、漫畫。這本雜誌的角色有放很多日本也有很多歐美的東西。

內容部分的差異,日本的周刊是一個星期十八到二十篇內容,而馬來西亞則是是十二到十六篇。

少女漫畫家劉怡婷

老師以少女漫畫家劉怡婷為例,說明東南亞漫畫的發展情況。

雖然劉怡婷因為日本的流行因素,被公司標籤為少女漫畫家,不過當很仔細再看她的內容其實少女漫畫的元素並不強烈。例如少女漫畫很多內心獨白的特色,當然所謂的少女漫畫到馬來西亞已經沒有那個傳統,不過可以看出雖然她的節奏是非常少女漫畫的,但是主人公的特質右和日本的風格非常不同。所以其實她表現出的表皮很日本,故事是虛幻的、想像的、羅曼蒂克的,可是如果你仔細看她的畫的東西,她會用一些很道地的東西,例如市場裡面有的飲料會是東南亞的拉茶等。

老師也提到漫畫語言的部分:「她是華人,不過用馬來文寫作,讀者群很多都是讀馬來文的人。」其實是有在促進文化交流的角色。

在馬來亞或新加坡,華人漫畫家或是華人漫畫這個東西其實很難界定,因為宗族、文化的關係,所以你有著華人血統,可能就被定位成是畫華人漫畫;當你用中文的時候,可能又被定位成華人漫畫。而劉怡婷特別的地方是,她突破這樣的框架。

老師以兩點作為總結:
第一、有個趨勢說,其實不太需要去在意華人漫畫家,或是華人漫畫這個詞,可以直接用國家的名字,比較容易打入其他國家市場。

第二、雖然日本漫畫盛行,很好看而且很難脫離,但是故事看得好看就給它生存空間。再加上政府支持,動漫界其實是可以發展很好的。

-----

接下來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問答時間。

Q:台灣其實並不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所以我們不會去意識到異文化包圍的環境。不過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畫會極力地去捍衛這些事情。
大部分台灣漫畫是直式右翻,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漫畫融入了日式的線性繪畫,依然是使用橫式的方式。
日式是線性符號的,而歐美漫畫跟日本漫畫並列的漫畫,他的符號性沒有那麼強。反而台灣的漫畫呈現出來的符號性質是非常強烈的。
 A:馬來看日本漫畫可以分好幾種,少年漫畫、少女漫畫、青年漫畫,畫風比較規則的或是獨立風格的。舉例海獸的孩子,它的線條性比較自由,這種東西在群眾中不受歡迎,但是在創作者中受歡迎。

Q:漫畫書店滿山滿谷的日式商品和出版社的策略相關,例如一本比較紅的版權,會被要求同時販售另外一些作品。請問老師您在日本京都精華大學和京都漫畫博物館研究漫畫是關於哪個方向的?從人類學科研究博士到現在的研究範圍轉行好像轉很大是什麼樣的原因?
A:其實我沒有轉過行。2000年到日本京都大學,人間環境學研究科其實是學電影的地方,而自己本身也是電影系出身的。有很多同學研究腦部或是綠化環境,他不是很嚴格的電影學系,可以學到很多方面的東西。主修螢幕學,主修宮崎駿動畫,研究日本動畫,包括電視電影非主流動畫。因為動畫跟漫畫非常密切,接下來就跟漫畫博物館進行研究,目前在新加坡教日本大眾文化,以動漫畫為主介紹一些非主流的東西。教的東西基本上跟日本大眾文化相關。

Q:台灣動漫相關通常以ACG(Animae Comic Game)來講
剛看資料,相較於台灣當作周邊附屬產品,新加坡似乎會特別強調toy公仔這個項目,為什麼?
A:在新加坡或是馬來西亞,有STCGG(Singapore Toy, Comic, Game Convention)這樣的場次,尤其是限量版,是主打的東西。有些消費者他們會喜歡立體的東西,但是並不一定喜歡漫畫。

Q:您剛剛提到翻譯說不要加進太多的地方文化會比較好,又提到加入地方文化會比較有特色。那在創作方面要怎麼拿捏?
A:我不知道。不過所融入的地方特色的東西應該是不帶著種族跟宗教成分的,比如選擇什麼飲料喝,會是每個族群都會時常消費的東西,不會說只有華人會消費這個東西。或是華人常用的一些福建話也不用。

有兩個重點,第一是不要讓你的讀者有被排斥的感覺,第二個是產生一種共鳴。地方性的內容在馬來西亞就比較敏感,因為多元種族的緣故。有些作者創作的時候會有明確的地名,但是更多時候會跳脫出那個時代。不過像是新加坡就會強調新加坡文化存在,因為新加坡大部分是華人。

如果說要放很多文化在內容中,達到介紹的效果,這個東西不容易做,而且不討好,會複雜太多了。舉例來說這本新加坡鬼故事的話,在最後面有用一些詼諧的文字來說明一些文化意涵,自己覺得這樣就還滿不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